因為《猛鬼街》的創作靈感源于導演韋斯·克雷文的童年經歷,所以片中不乏一些傳記元素。年幼時的克雷文曾在一天夜里看見窗外走過一個老人,老人停下腳步看了目瞪口呆的克雷文一眼,隨即消失在夜色中,影片中的殺人惡魔弗萊迪·克魯格便是由此而來。影片故事根據70年代《洛杉磯時報》刊登的多篇文章改編而成,文章中稱一群柬埔寨難民在逃到美國之后飽受噩夢困擾,以致他們拒絕入睡,其中有些人在入睡不久死去,醫學專家稱之為“亞洲人猝死綜合癥”,患者年齡范圍在19至57歲之間,癥狀歸屬于不明原因猝死綜合癥或Brugada綜合癥。克雷文還深受東方宗教的影響,并從他在克拉克森大學任教時的一個學生電影作品中得到啟發,這部惡搞了當代恐怖片的學生作品完成于1968年,取景地正是紐約州波茨坦的埃爾姆街(Elm Street)。克雷文之所以會將片中大反派取名為“弗萊迪·克魯格”,是因為他在學校經常受到一個名叫“弗萊德·克魯格”的孩子的恐嚇,早在1972年的《魔屋》中,對童年受辱經歷一直耿耿于懷的克雷文就曾將片中強奸犯取名為“克魯格”。
克雷文于1981年開始著手本片劇本,當時他剛剛完成《沼澤異形》。《猛鬼街》的劇本曾被很多片商拒之門外,而最先有意投拍這部血腥恐怖片的竟是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當然后者希望盡量削減暴力內容以適合低齡觀眾,不愿妥協的克雷文只得另謀他選。派拉蒙影業也曾有望接手,怎奈本片與派拉蒙當時正在拍攝的《魔域煞星》不無相似之處,雙方的合作隨即告吹。最終,剛剛起步的新線電影公司決定投拍本片,雖然新線未能取得影片發行權,而且在拍攝期間曾虧欠劇組兩周工資,但對于從發行向制作轉型的新線來說,《猛鬼街》都堪稱為公司發展史中的里程碑。
克雷文本打算為影片打造出更深刻的結局,即南希不再相信克魯格并將其殺死,隨即醒來的南希發現一切不過是場噩夢,可新線電影公司總裁羅伯特·沙耶希望看到一個讓人糾結的結尾。由于制片方最終選擇了沙耶想要的開放式結局,所以從沒想拍攝續集的克雷文斷然拒絕執導1985年的《猛鬼街2》。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