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編劇
創作緣起
詠春拳傳人梁紹鴻是葉問的關門弟子,也是李小龍的師弟,在電影《門前寶地》中擔任武術指導。梁紹鴻坦言,影片緣起于和導演徐浩峰的一個約定。兩人因拍攝《一代宗師》結緣,梁紹鴻曾承諾把正宗的八斬刀教給徐浩峰,并相約拍攝一部以八斬刀為主角的電影,這也是電影《門前寶地》的由來。[1][1]
武行電影
《門前寶地》花了大量篇幅展現師兄弟之間的打戲,但并不會讓觀眾感到武戲太多而審美疲勞。影片中沒有挑戰牛頓定理的反人類操作和華而不實的轉圈圈,出手利落干脆,一招一式都是為了攻其要害。
相比功夫片、武俠片,徐浩峰更愿意把他的創作稱為武行電影。“武林這個詞是模仿文人的,包括天津武林的好多規矩的建設,其實模仿的是私塾和學院。‘林’這個詞會有一種文化階層的象征,像是寫詩詞會稱‘詞林’,武林其實是在武俠小說里拔高武術人的社會地位,但是在民間,他們因為知道自己不夠有文化,羞于自稱為武林,都是稱武行的。”[2][2]
向佐學刀法
影片總制片人、領銜主演向佐介紹,為拍攝《門前寶地》他特意向葉問弟子梁紹鴻學了八斬刀,劍法則是徐浩峰傳授的形意劍。“有一場打戲用到的長棍是我家鄉的蔡莫棍,這是徐導挖掘出來的,我父親也來現場指點了兩下。”
八斬刀也出現在《師父》中,當時的八斬刀是徐浩峰靠梁紹鴻傳授的理念“猜”的,而在《門前寶地》里的是“真”的。“這一次是梁師父想要公開八斬刀,所以他傳給徐導,也傳給了我。我們把它拍了出來,這兩把刀從頭到尾貫穿在電影中。”向佐透露,和電影中一樣,八斬刀背后有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是師父“收回來”的。[2][2]
導演初心
當問到導演徐浩峰如何看待劇本殺、沉浸式戲劇對電影藝術的挑戰,會不會做這類IP開發?徐浩峰笑了笑,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講了一個故事。“我最早是學美術出身,在美院附中讀高中時,中央美院是新潮和現代藝術的集中地,我接觸到這些,對現實主義畫法是抵觸的。等我到電影學院,受的是現實主義訓練,發現現實主義這套怎么在電影上這么有魅力。當時,我就立下志向,以后拍電影要以這種藝術審美為歸宿。”[2][2]
由徐浩峰執導,向佐主演的電影《門前寶地》上映八天,僅收獲150萬元票房。影片市場反響低迷,卻在互聯網因向佐表演而意外走紅,并引發模仿熱潮,片中名場面平臺觀看量近百萬,甚至影片在上線流媒體后被定義為“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