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拍和改名始末
早前電影《鴻門宴》投資方星美國際曾向媒體發布聲明,宣布他們已經了報批立項的電影《鴻門宴》將易帥,不再由原定的導演陸川執導。而他們與陸川合作的以楚漢戰爭為背景的電影叫做《王的盛宴》。對此,陸川方面昨日首次發出聲明回應此事,但聲明以公布《王的盛宴》的籌備情況為主,除此之外,只宣布電影《鴻門宴》改名為《王的盛宴》。 有知情人士昨日透露,事件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兩部同樣題材的電影先后開機。
知情人士表示,最初是星光國際與中影等投資方一起找陸川拍攝電影《鴻門宴》。但電影籌備到2011年4月的時候,陸川方面提議影片由《鴻門宴》改名為《王的盛宴》。而6月,星光國際在事先知會了陸川以及其他投資方后決定宣布他們將在投資拍攝《王的盛宴》的同時投資開拍另外一部名為《鴻門宴》的電影。對此,陸川方面曾勸阻,認為就市場規律而言一個投資方同時開拍兩部同一題材的電影對于票房并沒有好處。不過,陸川和星光國際方面對于這樣的爆料都未給予回應。不過陸川方面就表示并不會因此而影響與星光國際接下來的合作。
據悉,《王的盛宴》不僅涵蓋了“鴻門宴”這一耳熟能詳的典故,更再現了劉邦與項羽、韓信三位歷史人物波瀾壯闊的一生。“鴻門宴”、“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霸王別姬” 等經典典故,在《王的盛宴》中,將以嶄新的歷史視角作出全新詮釋;《王的盛宴》不是對《史記》中鴻門宴等段落的簡單翻拍,而是依據近年來最新的考古資料,對這一段史實的重新演繹。
美國多媒體雜志《好萊塢報道》在專訪中詢問到《王的盛宴》將和以往的中國古裝史詩片有何不同時,陸川說:“我想展現給觀眾一些他們可以相信的東西,以前很多中國古裝史詩大片都有著豪華的場景和鮮艷的服飾,但其實真正發生在幾千年前的歷史并不是這個樣子的,我想表現真實的歷史,過去真正發生過的那些事情。”同時,陸川還透露,為了還原真實的歷史,他和他的劇組已經花去了很多時間和金錢。他閱讀了大量史料書籍去做考據,對人物的造型、服裝、甲胄、兵器等等都做了精心的重新設計。
關于英文片名
在外媒的報道中,《王的盛宴》被定義為講述秦朝末年的兩位偉大將軍劉邦和項羽爭奪中國統治權的故事,“鴻門宴”被認為是整個故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一部分。談及影片的英文名“The Last Supper”(《最后的晚餐》),陸川透露這是幾天前剛剛確定的譯名,出自主演吳彥祖的主意。
某天在劇組他和吳彥祖聊劇本,聊到正在拍攝的“鴻門宴”這場戲,從小在美國長大的吳彥祖說,他覺得“鴻門宴”的故事和《圣經》中那個著名的“最后的晚餐”的故事非常類似,都是有關陰謀、背叛、欺騙與權力之爭。在西方,提及“最后的晚餐”,人們想到的幾乎都是這個圣經典故及它背后所代表的豐富寓意。
吳彥祖的這個想法,可說是和導演的意圖不謀而合——面對《好萊塢報道》有關電影名稱的追問,陸川這樣解釋:“我選擇了《王的盛宴》作為電影的中文名,是想談一談有關背叛,不僅僅是指對一個朋友的背叛,是一個男人因為欲望,而背叛了他自己最初的夢想。”由此看來,用“最后的晚餐”來做《王的盛宴》的英文名,寓意貼切而且有利于激起西方觀眾對這部電影精神內涵的聯想認知。
秦嵐連續八小時錄音 為中年“呂后”
秦嵐飾演的“千年一后”呂雉就被觀眾指為“人物陰毒、果敢、剛毅,老年扮相極度顛覆”。秦嵐本人也表示,她在影片中多數戲份都集中在呂后四十多歲這一年齡段,而“那時候四十多歲的人,就相當于我們現在六十多歲人的狀態”。在配音過程中,秦嵐為了模仿老年呂后的“語態”,不惜“自毀”聲帶,“先最大聲喊出臺詞,把嗓子喊得沙啞一些再正式開始配音”。
在《王的盛宴》配音過程中,呂后聲音中的果敢、狠毒、復雜與掙扎讓配音導演都覺得可以通過了,可追求完美的秦嵐還是提出了自己當很多看法和理解,說服導演并堅持再來一遍。在八小時馬拉松般的配音工作中,“呂后”的每一句臺詞都可謂經過了秦嵐的“精心打磨”。
關于主創換血
《王的盛宴》從首次新聞發布會到真正開機已有將近一年半時間,開拍一再受阻,除了“角色人選”這一老大難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還在于陸川對作品的玩命“死磕”。一前劇組人員爆料稱:陸川對作品的要求可謂達到了苛刻的程度,早在2010年底劇組就在懷柔某攝影棚搭建“鴻門宴”場景,被陸川三次推翻重建;象山外景地更是幾易其稿,遲遲未能開建。
除了換景之外,美術部門、攝影部門的主創都曾大換血,一直與陸川合作默契的曹郁也在被曝光與姚晨戀情之后離開劇組。而之前與陸川多次秘密接觸的奚仲文正式出任造型指導,幾乎演員每試一次裝,造型組就要重做一套造型。因為如此種種,陸川也在劇組內部得到了一個外號“陸慢慢(路漫漫)”。到底如此“完美主義”的要求會帶給觀眾怎樣的視覺效果,我們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陸川的每次發力,都絕不容人任意猜想。出品方星美集團董事長覃宏表示:雖然開機幾經變數,但卻并不影響這場豪門盛宴的“開席”。
關于主創換血
《王的盛宴》從首次新聞發布會到真正開機已有將近一年半時間,開拍一再受阻,除了“角色人選”這一老大難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還在于陸川對作品的玩命“死磕”。一前劇組人員爆料稱:陸川對作品的要求可謂達到了苛刻的程度,早在2010年底劇組就在懷柔某攝影棚搭建“鴻門宴”場景,被陸川三次推翻重建;象山外景地更是幾易其稿,遲遲未能開建。
除了換景之外,美術部門、攝影部門的主創都曾大換血,一直與陸川合作默契的曹郁也在被曝光與姚晨戀情之后離開劇組。而之前與陸川多次秘密接觸的奚仲文正式出任造型指導,幾乎演員每試一次裝,造型組就要重做一套造型。因為如此種種,陸川也在劇組內部得到了一個外號“陸慢慢(路漫漫)”。到底如此“完美主義”的要求會帶給觀眾怎樣的視覺效果,我們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陸川的每次發力,都絕不容人任意猜想。出品方星美集團董事長覃宏表示:雖然開機幾經變數,但卻并不影響這場豪門盛宴的“開席”。
關于“呂后”
《王的盛宴》中“呂后”由導演陸川的女友秦嵐飾演。陸川表示“呂后”作為全片最重要的一個女性角色成為貫穿故事始末的關鍵線索。
對于《王的盛宴》和《鴻門宴》題材上的“撞車”,陸川并不介意。他表示,不希望只是單一拍攝《史記》中的《鴻門宴》,“《王的盛宴》將用當代視角,比照歷史然后還原歷史。讓攝影機回到古代,拍一部具有當代價值關懷的電影作品”。談到《王的盛宴》中備受期待的“呂后”一角,陸川稱,“這個人物非常復雜,所以在劇本創作之初我就強調要以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看‘呂后’,這個角度將和以往所有關于她的影視作品都不一樣”。
據史料記載,呂后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后,漢惠帝即位后被尊為皇太后。她執掌朝政十五年,臨前稱制八年,是我國封建社會第一個實際上的女皇。呂后之所以能夠臨朝稱制,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其本人自身所特有的“狠毒”及“智慧”性格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于如何在《王的盛宴》中還原這個真實的“呂后”,陸川表示除了展現呂后“狠毒”與“智慧”的一面外,還會對人物從“賢妻良母”到“一代女王”內心深刻的變化做出梳理,并給出合理的答案。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