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考入上海中國電影戲劇學校高級部。1943年畢業后相繼在上海藝光劇團、銀星旅行劇團任演員,開始從事話劇表演事業。1945年起任天津藝華劇團、上海明星旅行劇團演員。曾參加演出過《日出》、《原野》、《秋海棠》、《清明前后》等話劇。1946年后在南京交通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任職。1959年入珠江電影制片廠任演員。先后拍攝過《新隊員》、《逆風千里》、《南海的早晨》、《藍天防線》、《斗鯊》、《海外赤子》、《第二次握手》、《梅嶺星火》、《在這塊土地上》、《東方劍》、《秋天的印象》、《親人》、《你好!太平洋》、《一夕是百年》、《珠江恩仇記》等二十余部影片。在六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形象,其表演質樸、自然,富有激情而又深沉內向。1986年離休之后,他仍然參加了多部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工作,并致力于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的會務工作,先后擔任過秘書長、副會長和顧問,為學會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941年考入上海中國電影戲劇學校高級部。1943年畢業后相繼在上海藝光劇團、銀星旅行劇團任演員,開始從事話劇表演事業。1945年起任天津藝華劇團、上海明星旅行劇團演員。曾參加演出過《日出》、《原野》、《秋海棠》、《清明前后》等話劇。1946年后在南京交通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任職。1959年入珠江電影制片廠任演員。先后拍攝過《新隊員》、《逆風千里》、《南海的早晨》、《藍天防線》、《斗鯊》、《海外赤子》、《第二次握手》、《梅嶺星火》、《在這塊土地上》、《東方劍》、《秋天的印象》、《親人》、《你好!太平洋》、《一夕是百年》、《珠江恩仇記》等二十余部影片。在六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形象,其表演質樸、自然,富有激情而又深沉內向。1986年離休之后,他仍然參加了多部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工作,并致力于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的會務工作,先后擔任過秘書長、副會長和顧問,為學會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