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楊紫、李現領銜主演的電視劇《國色芳華》開播后,連續多日登頂衛視全網收視榜,多榜單持續霸榜。
《國色芳華》是一個以唐朝為背景,以一名奇女子培育牡丹所展開的傳奇勵志故事。它的“火爆”體現在多個方面,對女性議題的表達、盛唐景象的營造、牡丹文化的傳承、男女主角的情感塑造、楊紫和李現的突破演繹等,都引發了觀眾接連不斷的關注和討論。
總制片人張灼和藝術總監龍亞接受1905電影網專訪表示,她們都看到了觀眾對劇集的反響,很多精心設計的細節也都被看到了。談到最希望觀眾通過這部劇收獲到什么?
張灼坦言是“真誠”,龍亞最希望大家能看得有趣、放松、開心,“就一起去做一場夢。”
淬煉芬芳、盛放光彩的《國色芳華》,它到底是如何打造出來的呢?
有女性力量的故事
《國色芳華》源自意千重的同名小說,張灼第一次看到原作故事就很喜歡。買下小說版權后,張鳶盎是制片團隊的首邀編劇。“編劇很專業,劇本前后歷經三年多時間。”
《國色芳華》講述了唐朝商賈之女何惟芳,在雅冠長安的“花鳥使”蔣長揚的協助下,從培育牡丹起家,最終實現濟世報國理想的傳奇故事。
劇中,何惟芳沖破利益交換的婚姻、憑借培育花卉的優秀技能和經商頭腦在長安站穩腳跟、與勝意、大福結金蘭一同制作牡丹香粉等情節,傳遞出女性自立自強的優秀品格和女性互助的情誼力量。
何惟芳勉勵“不愿意做起伏皆由人牽動的紙鳶,我要做飛鳥”,激勵姐妹們“雖然渺小,也有自己的心中所求,一個人的悲喜,不應該由他人過得如何而定,咱們辛勤勞作,為了是讓自己的日子過得更好。”一句句臺詞鼓舞著她們,也鼓舞著熒屏前的觀眾。
“我們很想呈現一個有根基的女性故事,就像牡丹花一樣,扎根土壤、向上開花。在開花的過程中,會有一些波折,去展現當時女性的不易,以此來激勵和鼓勵當下的觀眾。我們也非常欣賞和想傳遞何惟芳身上的堅韌和不被外界定義所束縛的精神力量。”
龍亞透露,《國色芳華》的故事越往后發展,也越能看到其他女性角色以及不同的色彩。“這不只是對何惟芳的鏡像表達,也是一種古今對照,來呈現我們這個時代女性的選擇、努力,還有對成就的思考。”
楊紫和李現全情投入
楊紫和李現繼《親愛的,熱愛的》后再度搭檔,演繹一對從陌生到熟識,從相互合作到知己知彼的有情人。
在張灼看來,“從現代到古裝的合作,也很有角色上前世今生的感覺。再次合作,兩位演員在專業上都更加醇熟了,配合很默契,現場氛圍非常好。”
之所以邀約楊紫飾演何惟芳,是基于楊紫個人演技、角色適配度和市場影響力的綜合考慮。“她無論是在領悟角色的階段,還是拍攝期的全情投入,都呈現出嚴謹、專業的態度。在項目播出宣傳期間,她大氣、自信地穿戲服走上紅毯,展現了一個年輕“六邊形戰士”演員的優秀素養。
她也詮釋出了何惟芳的聰慧、頑強與不服輸的勁頭,很值得大家去品味和反復欣賞。”張灼說。
楊紫在拍攝之前就有詳細了解不同花卉的習性、養花的知識、學習種花的技能,并對制香、刻香、禮儀等方面做了一整套的專業訓練。
“她沉浸在這個角色的時候,就是何惟芳,真的從牡丹花里吸取了一種力量。”在龍亞眼中,楊紫的表演有細膩的表達,同時演出了何惟芳的堅韌和靈活變通的性格特點,“她的哭戲也是在每種情形下都有不一樣的處理,非常有感染力。”
劇中,蔣長揚背負“天下第一貪官”的罵名,實則心懷天下,有堅定信念和理想抱負。這是李現從未有過的表演體驗,為了塑造好蔣長揚的形象,他減重了十多斤,專門去學習射箭、古琴、煎茶、禮儀等技藝,也還去訓練加強了騎馬。
蔣長揚是雙面性很強的角色,龍亞稱贊李現把他正邪兩面之間的轉變演得恰如其分,“放蕩不羈的形象很難演,要呈現得這么自然需要花很大功夫去鉆研,這部分很給人驚喜。蔣長揚的人物背后還有很多秘密,越往后看,更能看到他身上的豐富性。”
“李現是懂蔣長揚的,也把蔣長揚詮釋得很好。”張灼認為,李現和蔣長揚有一些相似之處,內心的赤誠和他們都有想要完成個人目標的一股“韌勁兒”。同時,他也把蔣長揚對何惟芳的尊重、支持、以及有層次的情感展現得非常打動人心。
隨著后續劇情的展開,觀眾可以漸漸看到楊紫和李現呈現出這兩個角色更不同的風貌。
一個落地的唐風夢
從《下一站是幸福》《以家人之名》《去有風的地方》到《國色芳華》,張灼、龍亞和導演丁梓光等幕后班底持續合作,打磨精品佳劇。《國色芳華》是整個團隊第一次嘗試拍攝制作古裝題材,前后克服了許多挑戰和困難。
據介紹,《國色芳華》取景輾轉多省,耗時一年在樂陵影視城搭建近7萬平米的全新場景,包括府邸、園林、東西市、胡人區等場景,努力再現長安城的盛世景象;同時在服化道方面經歷了大量的準備和調研,依托符合朝代背景的學術信息,再結合藝術創作和想象,帶給觀眾更沉浸的視覺體驗;創作過程中也得到主管部門的指導幫助、很多專家和傳統文化愛好者的支持和付出。
該劇播出后,許多觀眾稱贊劇中的場景、服化道、人物造型很有唐朝韻味,去深挖、細品劇中的文化細節,比如他們發現連唐朝專門打獵用的中華細犬、貴州下司犬都有做還原,足見制作背后的用心程度。
張灼表示,雖然《國色芳華》不是歷史劇,屬于古代傳奇,主創還是竭盡全力給觀眾呈現出一個想象中的唐代社會生活、市井風情的美好畫卷。
“其實我們感知的歷史也是由古籍、壁畫、文物及坊間的口口相傳拼湊、描繪而成的,生活在現代的我們誰都無法定論唐朝的每個細節和風貌。那么影視化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有據可循的去從建筑、光影、服裝造型、社會結構、禮儀風貌、音樂聲音等方面再現劇中人物所在的這個時代。”
龍亞也說,主創從一開始就定下“落地”的基調目標,力求打造一個相對落地的唐朝世界。“從每個角色的性格、身份去合理想象他們的吃穿住行,也會去考證、推測,盡量去還原,讓人物更可信。”
另外,牡丹、芍藥和各種花卉也是劇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據報道,菏澤牡丹的銷量隨著劇集的熱播大幅度增加。主創非常期待《國色芳華》能夠響應號召,發揮文化賦能旅游的帶動作用,深化“文旅+百業”,為牡丹產區的花農以及為當地文旅做出貢獻。
主創更期盼,《國色芳華》這出由滿滿誠意制作的傳奇大劇,能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輕松、喜悅和激勵人心的觀劇體驗,去迎接全新的一年。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