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4月27日,共筑電影夢,激揚時代情——第二十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活動”即將在青島舉行,對優秀電影創作進行總結與嘉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政府獎,由國家電影局主辦并組織評選及頒獎。今年,華表獎頒獎活動首度移師京外,選擇了青島這座城市。屆時,將有數百位電影界代表將出席此次華表獎頒獎活動,合力展示中國電影人團結奮斗的精神面貌,提振中國電影士氣。
城市能為電影創作提供靈感和空間,電影則能為城市注入全新動力。
早在2017年11月1日,青島市成功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成為中國首個電影之都、世界第九個電影之都。電影在這里碰撞出特別的火花,“電影+”的化學效應在這座城市慢慢發酵。
在這里,記錄著中國電影120周年里的片羽吉光,也預埋著中國電影,乃至世界電影未來的無限可能。
1
1895年,盧米埃兄弟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放映了《火車進站》,電影就此誕生。而在3年后,德國人在青島拍攝了一部反映出來青島市民日常生活的記錄短片,這是世界在中國地區所拍攝的最早的紀錄片之一。
青島的第一聲放映機的轉動源自1899年,但第一家向公眾開放的影院,則一直到了1907年,現青島湖北路17號的德國水兵俱樂部。當時影票非常昂貴,約等于20個面包的價格,依舊吸引了不少富商的追捧。
時間過去118年,這里被認定是中國境內現存最早、保存完整用于商業電影放映的歷史建筑。正因此,如今該舊址上建立了“1907光影俱樂部”。
在青島,一座叫“中國電影院”的戲院,是不少青島人的光影記憶。它既是電影院,也是電影博物館,記錄著青島光影的時代印記。
這家影院原名“山東大戲院”,是張石川等中國電影先驅投資,于1931年建成,是第一座由中國人開辦的電影院。在開業當天,特意邀請了“中國電影皇后”胡蝶來剪彩,并放映了中國第一部有聲故事片《歌女紅牡丹》。
在青島山海關路21號,有一座粉紅二層的小洋樓——蝴蝶樓,因1935年成為電影《劫后桃花》的取景地,而成為經典。
這部電影的編劇洪深是中國現代話劇和電影奠基人之一,故事改編自其青島嶗山祖產遭日本侵占的真實故事。
該片于1935年年底上映,當時日本軍國主義企圖利用在租界的特權,迫使該片停映,最終因恐引起群情激憤而作罷。
除此之外,《風云兒女》留存了當時青島八大關別墅建筑與生活風貌;《到自然去》是在青島第三海水浴場拍攝外景;《浪淘沙》則在燕兒島取景。
時代浪潮的余音最終都留在了這座城市里。
還記得《青春之歌》里,林道靜跳海的場景嗎?
那是演員謝芳人生的第一個鏡頭,同樣留在了青島。導演崔嵬曾經長期生活在青島,于是將影片中秦皇島的場景,選擇在了青島嶗山仰口海濱。
改革開放之后,謝芳重返影壇,拍攝了女導演董克娜的《第二次握手》,而青島的海岸線見證了這段愛情故事。
影片取景自八大關的居庸關路附近,當地充滿異國風情的建筑場景,完美地契合了影片中描述的美國場景。
2
近幾年,青島更是成為不少當代影視作品中的主角。
《父母愛情》《南來北往》記錄著時代流動的下的每個人;《最好的我們》《冰糖燉雪梨》有著當下年輕人的朝氣和活力。還記得振華少年們對未來夢想的吶喊嗎?都被青島信號山記錄了下來。
如果用一部電影帶大家游覽如今的青島,《送你一朵小紅花》可能是最佳選擇。
韋一航的家在市南區福山路30號老別墅。沿著老城區的坡路上走,是老青島經典的建筑,淡黃色的墻和紅瓦斜坡的屋頂,馬路兩旁枝葉相交,滿墻的爬山虎,成為這里的氧吧。
走著韋一航走過的路,或許也能聽到他曾經留下的小秘密。偷偷告訴你,這里也曾住著《最好的我們》里的耿耿。
吳曉昧的假發店則是在黃島路附近,那里曾經聚集著一群積極向上的人,大家聚在一起如冬日的火,溫暖幫助著身邊的人。
在《送你一朵小紅花》里,韋一航和馬小遠曾經相互取暖,感受著生活里的希望,他們一起曾經體驗著現實中那些想象不到的冒險,放肆青春,忘卻身體的不美好。
鳳凰之聲大劇院前,見證了兩人穿著雨衣,又蹦又跳,幻想著穿越雨天的浪漫。
在埠西市場里,兩人幻想著潛水生活,體驗一場南極旅游的歡喜。
更有他們一起在太平山纜車上,領略城市的美好,原來每個人都如此渺小,生活的精彩在這里開始。
太平山纜車氛圍三個站點,影片是在中山公園站點拍攝,據了解這里一度布滿了電影元素,讓打卡的游客沉浸式感受影片中的風景,尤其當坐上韋一航和馬小遠的9號座位,現實和虛擬在這一刻融合。
還有兩人曾經躺臥的鐵軌,那是青島已經廢棄的滄口站;片尾最后韋一航載著馬小遠奔馳,那是膠州灣隧道。
除了《送你一朵小紅花》里更當下的青島,還記得《抓娃娃》里馬成鋼為了馬繼業而“建造”的老樓嗎?
那是位于青島市北區的有余里。里院是典型的青島民居樣式,它同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庫門一樣,也承載了這座城市的歷史。
同樣,這些場景也曾出現在電影《被我弄丟的你》。琴嶼路、福山路、魚山路……這里都記載著白曉宇和王斤斤的青春故事。
游在青島,住在青島,同樣吃喝在青島。
《送你一朵小紅花》里,韋一航在跑去馬小遠家表白前,他先去喝了一大杯啤酒壯膽。當然,去了青島怎么能不“哈啤酒(喝啤酒)”呢?
正如電影《銀翼殺手》里的賽博朋克世界里,也不忘來一句“青島啤酒”。
或者和韋一航一樣,再整點海鮮小串。青島靠近淄博,烤串也是夜晚不錯的選擇。烤串加啤酒,屬于這座城市的煙火氣,就流蕩在齒間。
如果你去了青島,更不能少了一碗“野餛飩”。
那是電影《那個不為人知的故事》里,陳銘生和楊昭的思念之味,更是青島當地的特色,也記錄了城市街頭的變化。
在以前,小販們都支著小攤在路邊,也沒有固定的攤位,哪里方便就去哪里,久而久之,因為是夜市,滿滿的,“夜”就被冠以“野”的名號。
當然,你就算不來一碗餛飩,也得來一碗水餃。
臧姑娘從青島一路南下,開啟了屬于自己的拼搏人生,成為一代“水餃皇后”。電影《水餃皇后》的故事也從青島出發,或許觀影結束之后,你也會想來一碗熱騰騰的餃子。
3
一座城市總在時光里悄然發生著變化,而電影恰恰記下了那些過去,甚至制造了未來。
青島流亭機場于2021年停止民航運輸功能后,并沒有“消失”,反而化身了未來機場,出現在了電影《流浪地球2》中。
這次出現并沒有成為暫時的記憶,反而給了它更多的機會。機場與電影攝制機構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達成合作,開放了空間和資源為劇組提供取景場地。
除了《流浪地球2》之外,《萬里歸途》《危機航線》等已上映的影片,以及待映影片《極限逃生》中均出現了這個機場。
而這些電影恰恰是中國電影工業化的代表。這些電影背后以青島影視基地為產業基礎,它推動著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的每一次革新。
尤其是近日《流浪地球3》開機,三部影片在影視基地相同地方的開機,人員逐一增多,背后更多代表了制作流程的優化,以郭帆主推的虛擬拍攝也在這里慢慢形成,從前期籌備、拍攝到后期,每個分工更有序,有規格的推進合作。
除了《流浪地球》系列,在這套不斷精進的模式下,一批優秀電影人還創作了《刺殺小說家》系列、《萬里歸途》、《獨行月球》《環太平洋2》等一系列國內外工業大片。
占地170萬平方米的青島影視產業基地,是國內首個經英國松林認證符合國際標準的大型影視拍攝制作基地,擁有40個國際標準攝影棚和32個置景車間,配建有國際一流的室外水池和室內恒溫水棚,擁有全流程后期制作設備的數字影音中心和由好萊塢虛擬制作專業團隊指導搭建的影視虛擬化制作平臺……
在這里,還誕生了《封神三部曲》。
烏爾善選擇三部套拍,這對整個工業有著更極致的要求。譬如像姬發和騎兵騎馬穿越朝歌森林的場景,如果選擇攝影棚拍攝,則有更大要求。青島影視產業基地是唯一一個可以實現該鏡頭拍攝的攝影棚。
在工業數字化的歷程里,青島影視基地不斷實現自我更新,建成了國內首個影視虛擬化制作平臺,打通從劇本預演、拍攝到后期的全鏈條電影工業化生產流程;引進國內首套自主研發的微米級超高精度面部掃描系統“穹頂光場”,提升了人臉數字建模的精度和效率……
不管是現實主義題材,還是重工業大片,在這里總能有讓人想象不到的靈感碰撞。這就是“電影之都”青島的魅力,街道化成城市的剪輯手,交通工具劃過的蒙太奇,為光影提供想象,陽光和路燈搭成的燈光,為每個走過的人點亮他們的舞臺,生活沒有龍套,自己都是主角,而這座城市成為了最佳導演。
4月27日,數百位電影界代表將出席此次華表獎頒獎活動,合力展示中國電影人團結奮斗的精神面貌,提振中國電影士氣。當晚黃金時段,本屆華表獎頒獎活動將在CCTV-6電影頻道、CCTV-4中文國際頻道電視播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媒體矩陣、電影頻道新媒體矩陣及全網平臺同步網絡播出。電影頻道將于4月26日至28日推出“直擊華表獎”系列融媒體直播活動,全景直播呈現本屆華表盛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也將圍繞本屆華表獎推出《愛看電影嘉年華》、華表獎沙龍等多項精彩紛呈的系列活動。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