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起始
據本片制片人帕特里斯·勒杜透露,當時他正在和呂克·貝松籌拍《第五元素》,但是因為其制作周期過長,呂克·貝松萌生了再拍另一部影片的想法。他想到了此前拍攝《尼基塔》時合作過的演員讓·雷諾,在那部電影中,清潔工維克多穿著一件長羊毛大衣,戴著太陽鏡和針織帽,負責處理女主角尼基塔拙劣完成任務后的殘局。呂克·貝松意識到這個角色的潛力在那部電影中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于是決定創作一個圍繞這個角的故事。他用幾個月完成了劇本,將片名暫定為《清潔工》。[1][1]
演員選角
該片最早確定的主演是讓·雷諾和加里·奧德曼,然而片中最關鍵的女性角色瑪蒂爾達的飾演者很難尋找。攝制組面試了近2000 名青少年女演員,最后簽下了只有11歲的娜塔莉·波特曼,她在試鏡環節準備了劇本中關于“小豬”的表演橋段。當影片開拍時,她已經13歲。她的父母向劇組提出了保護性的要求,包括瑪蒂爾達不能在片中向任何人開槍,不能說臟話等。[2][2]
角色闡釋
讓·雷諾決定將萊昂演繹成一個“有點反應遲鈍”且情感壓抑的人。他覺得這樣能讓觀眾相信萊昂不會對一個脆弱的小女孩圖謀不軌。雷諾表示,他同意出演這個角色的原因在于,他和瑪蒂爾達的關系只是柏拉圖式的愛。[3][3]呂克·貝松對他反復說“你只有14歲”,因為在這段情感關系里,他的角色其實像一個愛上 12 歲女孩的 14歲男孩。[1][1]
爆炸鏡頭
影片后半段震撼人心的爆炸鏡頭是在紐約哈萊姆街區實景拍攝的,為此騰空了半條街道。劇組同時架了五或六臺攝影機,呂克·貝松親自構想拍攝位置和角度。[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