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據票務平臺顯示,2024年在國內院線上映的紀錄電影為36部,創造有史以來數量最多的一年。
目前紀錄電影全年累積票房超1.2億元,和2019年、2023年一樣在1億多元的大盤范圍內,整體表現穩定。
隨著今年最后一部紀錄片——張杰演唱會大電影《張杰曜北斗巡回演唱會》的熱映,上映首日已經領跑單日票房榜,將繼續推高紀錄電影全年票房的總體成績。
今年也是紀錄電影創造驚喜的一年。舞臺演出、演唱會、電影幕后等紀錄片類別越來越豐富。《里斯本丸沉沒》成為年度黑馬現象級影片,以高口碑實現逆襲奇跡,實現中國故事跨文化傳播的創新突破。
同時,今年票房不足百萬的紀錄片數量仍然占多數,爆款內容轉化成紀錄電影后,收獲的表現卻有不小的落差。
紀錄電影的機遇與挑戰持續并行。1905電影網年終回首,讓我們一起從“豐富性”、“跨文化”和“轉化突破”三個關鍵詞走進2024年的院線紀錄片。
PART 01
豐富性
今年的舞臺紀錄電影頻登國內大銀幕:大型情景史詩文藝演出《偉大征程》、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越劇《新龍門客棧》、話劇《抗戰中的文藝》等都轉化成紀錄電影版與觀眾見面。
其中不少作品實現“第一次”的突破。比如《偉大征程》是國內首部將音樂、舞蹈、戲劇、電影融為一體的4K全景聲大型情景史詩舞臺藝術電影;《抗戰中的文藝》是國話首部搬上大銀幕的文獻戲劇電影。
由李云霄、陳麗君主演的新國風·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自2023年開演,200多場的演出場場爆滿。藝術總監、越劇表演藝術家茅威濤說:“因為劇場的座位有限,因此我們就想到通過電影的方式,將越劇藝術的魅力通過這個劇目,傳遞給更多觀眾。”同時,這部白描式紀實電影也展示了劇場中觀眾無法同時看到的舞臺細節和并線劇情。
在《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的火爆帶動下,今年院線紀錄片迎來了更多演唱會大電影。
去年跨年檔上映的《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在中國內地市場取得突破1億元票房的驚喜成績,影片讓觀眾感受到年末在影院看演唱會的氛圍感、沉浸感和無窮的音樂表演魅力。
今年則有《皇后樂隊蒙特利爾現場演唱會》和《張杰曜北斗巡回演唱會》接連亮相。《張杰曜北斗巡回演唱會》作為歌手張杰的首部演唱會電影,在粉絲和樂迷的支持下,上映首日票房超2800萬,遙遙領先于其他同檔期影片。
如今很多電影都會推出幕后紀錄片,讓觀眾更加了解影片創作的幕后故事,但能夠院線放映的幕后紀錄片少之又少,此前僅有《影》、《長津湖》這些具備高票房、高知名度的電影才有推出相關紀錄片《張藝謀和他的“影”》和《個十百千萬》。
今年中秋檔與《流浪地球2》3D版一同上映的《流浪地球2:再次冒險》,又是一部登上大銀幕的幕后紀錄片。該片不僅揭秘了《流浪地球2》的創作過程,也回顧了中國科幻的發展歷程。
舞臺藝術、演唱會、電影幕后......這一年院線紀錄電影比往年更加多元化,更有豐富性,滿足不同觀眾的觀影口味。
據悉,英國國家劇院現場(National Theatre Live,簡稱NTLive)作品《初步舉證》已經確定引進,艾美獎得主朱迪·科默創作的這出舞臺劇曾獲奧利弗與托尼雙料獎,《初步舉證》將以高清影像形式再現,也將是中國內地院線發行的首部NTLive影片。
PART 02
跨文化
在今年豆瓣已開分的院線紀錄電影中,《里斯本丸沉沒》9.3分、《流浪地球2:再次冒險》8.9分、《再會長江》8.5分、《女人世界》8.4分,1部電影超9分、3部電影超8分的成績,可見紀錄佳作數量不少。
繼2017年的《二十二》后,今年再度出現一部引發社會關注的國產紀錄片爆款《里斯本丸沉沒》。該片以詳盡的歷史調查還原二戰期間“里斯本丸”的沉船真相,同時紀念中國舟山東極島漁民救助英國戰俘偉大壯舉。
制片人、導演方勵說:“我們不講,它就會再次沉沒;我們不講,全世界聽不到;我們不講,先輩救人的壯舉、日軍的暴行、盟軍的悲慘遭遇又被忘了。”影片上映后在“自來水”的一波波支持下,好評逐漸擴散,口碑發酵推動票房逆襲,最終獲得4700多萬票房,逆轉了上映初期口碑與票房嚴重倒掛的局面。
電影以深沉的歷史責任感打撈被淹沒82年的歷史真相,以中國方式講述世界故事,獲得第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科教片,并且代表中國內地報名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獲最佳紀錄片參評資格。
《里斯本丸沉沒》在國產紀錄電影的跨文化傳播方面取得重要創新和突破。《再會長江》也彰顯了中國故事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
十年前,日本導演竹內亮為日本電視臺拍攝了一部與長江有關的紀錄片,十年后,這位“中國女婿”遷居南京生活,決定沿長江跋涉6300公里,用鏡頭記錄下十年間長江沿線的生活變遷和真實的風土人情,也彌補當年未能拍到“長江源頭第一滴水”的遺憾。
《再會長江》在日本上映后創下日本文藝片票房排行榜第一名,讓許多日本觀眾了解中國當代的長江故事,影片在國內也取得1千萬票房的出色成績,為中日文化交流進一步搭建橋梁。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合拍紀錄電影《康熙與路易十四》也應運而生。中法電影團隊在兩國取景拍攝,影片講述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派遣六名“國王的數學家”前往中國,康熙皇帝與法王積極互動,呈現300多年前中法兩國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該片也在法國十個城市進行展映。
PART 03
轉化突破
2024年有3部紀錄電影《里斯本丸沉沒》、《再會長江》、《張杰曜北斗巡回演唱會》的票房突破千萬。但即便《里斯本丸沉沒》暫列本年度紀錄片票房榜第一,方勵坦言影片回本需要達到1.5億票房,所以無法回本。
越劇《新龍門客棧》線下演出火熱,每場開票都迅速售罄,199元、299元和399元三檔票價,在二手交易平臺甚至溢價到四位數。主創在抖音的首次直播就吸引了925萬人次觀看。而電影版的票房為611.2萬,觀影人次為12.8萬,兩者相比有巨大懸殊。
當下電競市場非常火爆,今年出現了兩部電競題材紀錄片《今年二十二》和《一競到底》,都聚焦電競選手的成長故事。前者票房約593萬,觀影人次13.8萬;后者票房僅54.7萬,觀影人次1.6萬。
據《2024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統計,2024年我國電子競技用戶規模達4.90億,電子競技產業實際銷售收入275.68億元。對比這些數據,顯然《今年二十二》和《一競到底》并沒有產出相匹配的票房數字。
問題在哪?一方面,不同領域的消費群體和消費形態有落差,愛看越劇、愛玩游戲的消費者不一定全都愿意到電影院花錢看相關的電影;另一方面,單純紀錄舞臺演出現場和紀錄選手的故事,屬于對現實內容的“二次搬用”,如果沒有精良的電影化制作和更具創新和新鮮感的表達,也會嚴重削弱大家進影院觀看的必要性。
最近綜藝節目《再見愛人》曝光立項同名紀錄電影。倘若是把第四季的原版素材重新剪輯成電影的時長和體量,那就可能是借著節目的話題熱度試圖再回收利用,收割一波額外的收入。但重復的內容,想必也不會引起絕大多數觀眾的興趣。
因此,無論是舞臺藝術、電子競技還是綜藝節目,這些熱門的文娛產品轉化成紀錄電影的形式,的確可以收獲非電影類觀眾的關注,也需要挖掘更多符合電影性質、有吸引力的內容,才能有所突破,而不局限于原有的受眾。
在當下票房過百萬即算過關的紀錄片市場環境,今年有14部在百萬票房區間,有19部的票房卻不足百萬,這部分的數量仍然占多數。比如《流浪地球2:再次冒險》票房報收54.9萬,僅是《流浪地球2》3D版收入1425萬票房的“零頭”。
紀錄片在商業院線天生就是小眾賽道,競爭優勢比不上故事片,尤其現在電影越來越偏向熱門檔期集中化,所以紀錄片的發行環境不利,要么在熱門檔期吊車尾,要么在冷門檔期幾日游,近些年的紀錄片宣發投入費用也在減少。
所以紀錄電影想在院線獲得良好的存活,更需要精準的發行策略,找到匹配的放映模式,盡最大范圍觸達自身的受眾,好的作品通過口碑發酵,更有機會擴散到其他圈層。
例如《再會長江》密集展開11個城市的路演,導演與目標人群交流互動,有效找準自己的特定票倉。《地球脈動:極境生存》定檔暑期檔,宣傳主打“親子治愈”概念,抓準了學生、親子這類核心觀眾。
紀錄片不容易頻繁出爆款,如何把有限的錢花在刀刃上,把有限的精力花在潛在的受眾上,是每部紀錄片拍攝完成后,要努力找到的生存之道。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