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訊 近日,由導演烏爾善執導的國民神話史詩電影《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映后路演抵達太原站。導演烏爾善攜演員于適、那爾那茜、陳牧馳、費翔、娜然、吳漢坤、百力嘎現身映后見面活動現場,和觀眾交流分享影片中的角色塑造與主題表達,氛圍熱烈高漲。
影片由烏爾善執導,黃渤監制及出演,于適、那爾那茜、陳牧馳、費翔、娜然、吳興國、韓鵬翼、此沙、武亞凡、夏雨、袁泉、馮紹峰、錢波、馬文忠、巴雅爾圖、僧格仁欽、艾力庫、張藝瀧、那音太、劉潮、吳漢坤、百力嘎、劉樂及陳坤等演員出演,正在熱映中,截至目前,影片票房已突破10億。
談及姬發從殷商質子到西岐少主的身份轉變,于適分享:“在《封神第二部》中姬發尚處于一個不成熟的年紀,如何將他內心的復雜和掙扎表現出來,在表演上有難度。在《封神第一部》中姬發經歷了精神偶像的幻滅,回到家鄉西岐之后他也會面臨下一階段的困難和挑戰,同時也要扛起更大的責任。”談及對于情緒戲份的塑造,于適借影片開場的“靈堂戲”分享,他認為姬發此刻既要掩蓋脆弱,又要面對外敵時保持堅定。
在《封神第二部》中,殷壽(費翔 飾)在噩夢中驚醒后向妲己展露了自己的“童年陰影”,也讓觀眾更深入地走進了殷壽的內心世界。活動現場,費翔借用殷壽在《封神第一部》中那句“馬看見什么,是人決定的”經典臺詞分享道:“這句話正反映了殷壽的性格,從小到大藏有很多秘密的殷壽知道妲己完全了解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所以殷壽可以在妲己面前放下任何偽裝,讓妲己看到他真實的脆弱、心里的痛苦。”一旁,娜然表示:“親眼看見殷壽脆弱一面的妲己,希望守護他做很久的王。”
談及角色情感塑造,復活歸來擁有三頭六臂法相的殷郊(陳牧馳 飾)對父親殷壽則擁有著更為復雜的情感。而為了使殷郊法相這一數字角色呈現出更豐富的情緒和細節,劇組采用了體積捕捉技術,借助150臺相機列陣全方位捕捉演員面部細節。談及這一特別的拍攝經歷,陳牧馳分享道:“在如此多的相機面前,自己反而放得更開了,慢慢地進入了角色狀態。”
映后互動現場,有觀眾被西岐團結一心的情感羈絆打動:“看到呂公望選擇犧牲自己守住城門,幫西岐軍民爭取更多機會時淚目了。”于適也分享了拍攝這場戲時的感受:“當時百力嘎飾演的呂公望看向姬發的眼神悲壯又堅定,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飾演西岐小分隊中辛甲一角的吳漢坤也分享了辛甲在攔住姬發上前解救呂公望時的內心掙扎:“并肩作戰的兄弟戰死在自己面前,讓曾經渴望征戰沙場的辛甲也有了更長遠的考慮和成長。”
現場,百力嘎還用手語表達了有語言障礙的呂公望在生命最后一刻望向姬發時的所思所想:“不要過來,活下去,保護好大家,保護好家園”,于適在一旁將百力嘎的表述傳達給觀眾,西岐小分隊是戰友更是家人的情誼令人動容。
談及角色成長,吳漢坤和百力嘎還向觀眾介紹了各自角色的人物小傳,分享對角色的理解。吳漢坤表示:“在少年時期作為家中次子的辛甲并不受寵,因此選擇去朝歌做質子證明自己,而在冀州之戰中辛甲也看見了戰爭的殘酷。直到西岐保衛戰中好兄弟呂公望在自己面前戰死,這個嗜戰的少年開始學會控制心中的沖動,完成了進一步成長。”
談及同樣身為次子的呂公望,百力嘎分享道:“他出生時母親難產,從小被父親送去種田,也在這個過程中與未婚妻栗氏相識。呂公望收割完小麥,栗氏來量麥子,未婚妻栗氏這一名字,正取自《周禮·考工記》中‘栗氏為量’。在去朝歌做質子后,呂公望結識了姬發、辛甲等出生入死的兄弟,在大家的鼓勵下,他也從一個膽小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忠勇的戰士。”
活動現場,于適、那爾那茜、陳牧馳、吳漢坤、百力嘎還合唱了片尾曲《樂土》,還來了一次“高音挑戰”,依次用更高的歌聲演唱那句“適此樂土,我居我處”,也讓現場氛圍更加熱烈。主創還分別用不同的方式再現了各自角色在影片中的經典臺詞。于適用東北二人轉的方式唱出了“西岐姬發,特為將軍洗塵”,那爾那茜則在霸氣說出“末將鄧嬋玉”后,可愛再現了后半句“請為大王討伐反賊”,反差感十足。不僅如此,主創全員還再現了妲己物色新皮囊時的“眼神殺”,將全場氛圍推至高潮。
自影片在北美、澳洲、法國、意大利等16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同步上映以來,收獲了不少海外觀眾的支持與喜愛。一位從事翻譯相關工作的觀眾在觀影后表示:“也想用我所學習的英文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對此,費翔不僅和觀眾分享了自己為《封神三部曲》翻譯英文字幕的感受和心得,還坦言:“在為影片翻譯相關歌詞的時候,為了傳達出精神內核,有時還需要二度創作,將歌詞翻譯成一個畫面,一種感覺,能夠通過《封神三部曲》讓海外觀眾看到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很珍貴的機會,很開心能夠看到大家對影片的喜愛和理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