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你發(fā)癲,人家問地你答天。”
60年前,這部電影里的“山歌battle”,可謂是大快人心。
這部以山歌為武器的電影橫空出世,用最質(zhì)樸的民間智慧,唱出了最酣暢淋漓的抗?fàn)帯?/p>
6月10日12:00播出的這部新中國最著名的“風(fēng)光音樂片”《劉三姐》的火爆程度,實屬不一般。
《劉三姐》海報
丹鳳眼、鵝蛋臉,頭戴彩花、身著彩衣,如畫般的桂林美景中,響徹著她清脆的歌喉……
影片中,黃婉秋飾演的劉三姐,形象自然純美,歌聲婉轉(zhuǎn)又富有“山野”味。她與老漁夫和兒子阿牛在漓江上的漂泊生活,以及用山歌反抗地主莫懷仁的故事,深深打動了無數(shù)觀眾的心。
1961年,《劉三姐》在公映后,迅速火遍全國,成為當(dāng)時拷貝發(fā)行量最大的影片,還在香港引發(fā)了萬人空巷的觀看潮。連續(xù)兩年上座率都是百分之百,有的人甚至為了看一眼,不管有座沒座,只要能進去,都愿意買票。
不僅如此,《劉三姐》還在新加坡創(chuàng)造了連續(xù)上映120天的放映紀錄,并被評為“世界十佳影片”之一。
《劉三姐》的成功,不僅是中國電影史上的里程碑,更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次精彩亮相。
影片的靈魂無疑是那些經(jīng)典山歌。
“風(fēng)吹云動天不動,水推船移岸不移。刀切蓮藕絲不斷,斧砍江水水不離。”
在愛人面前,劉三姐的歌聲熱情奔放,如春日里的暖陽,溫暖而纏綿;又似潺潺的溪流,訴說著對愛人忠貞不渝的愛意。
“莫講窮,山歌能把海填平,上天能趕烏云走,下地能摧五谷生。”
她用歌聲振奮群眾的士氣,鼓勵大家要團結(jié)一心,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那激昂的旋律,如同沖鋒的號角,激勵著人們勇往直前,充滿了力量。
最為一絕的,莫屬劉三姐以一己之力戰(zhàn)勝眾多書生的船上斗歌,真的是百看不厭。
酸秀才譏諷劉三姐:“小小黃雀才出窩,諒你山歌有幾多?那天我從橋上過,開口一唱歌成河。”
劉三姐當(dāng)即不慣著他,反諷回去:“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萬八千籮。只因那年漲大水,山歌那個塞斷九條河!”
酸秀才頓時語塞。
見自己處于下風(fēng),酸秀才開始轉(zhuǎn)移話題:“劉三姐,誰給你講天講地啦,我們要講眼前。”
劉三姐笑言:“講眼前,眼前眉毛幾多根,問你臉皮有幾厚,問你鼻梁有幾斤。”
酸秀才不語,劉三姐直接火力全開:“這里是條清水河呢,你的歌書臭氣多哎。莫把臭書丟下去,免得弄臟。”
見斗歌斗不過,酸秀才便擺出利誘條件:“在家讓你日不曬,出門三步有人抬。”
劉三姐直接回他:“財主心腸比蛇毒,塘邊洗手魚也死,路過青山樹也枯。”
劉三姐的每一句山歌中所蘊含的道理與暗喻,都妙不可言。
字字珠璣,句句帶刺,讓人在笑聲中感受到了劉三姐的智慧和勇氣。
這些經(jīng)典曲目之所以經(jīng)典,是因為《劉三姐》所采用的山歌,正是從民間積淀形成的18萬多首山歌中篩選出來的。
并由著名的作曲家雷振邦譜曲, 詞壇泰斗級前輩喬羽編劇作詞,對這些承襲了壯族山歌歌詞中直爽、淳樸的民間智慧的山歌,重新編排,賦予經(jīng)久不衰的魅力。
每一首都成為經(jīng)典。
60年過去,劉三姐的歌聲依然蕩漾在我們的心頭。
她的歌聲,如同利器一般,刺破了影片中的黑暗;如同明燈一般,照亮了勞動人民的心田。
如今,這些歌詞仍百看百新,在新的時代下,被賦予新的意義。它們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社會的變遷與進步;又像一座橋梁,連接著過去與未來。
6月10日12:00,電影頻道將為您播出電影《劉三姐》。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