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雞鳴寺的雞不鳴,莫愁湖的愁更愁。”
1937年南京城淪陷時,那些被鮮血浸透的相紙,不僅記錄著暴行,更封存著一個民族最深的痛。
7月25日正式上映的電影《南京照相館》,帶我們重新沖洗那段被刻意模糊的歷史底片。
“我希望通過照相館這個獨特的視角,來揭示那段歷史的真相。”申奧導演說。
影片以吉祥照相館為切口,還原1937年南京城山河破碎的歷史原貌,再現南京大屠殺期間普通市民在至暗時刻的覺醒與抗爭。
在《南京照相館》里,這家小小的照相館成為了亂世中動人的中國縮影。
在吉祥照相館里,這些躲藏在這方寸之地的小人物并非天生英雄。
高葉飾演的龍套演員林毓秀起初為了通行證去給日本人唱戲。
王傳君飾演的翻譯王廣海用翻譯技能換取生存機會。
但他們最后,都用自己的行動,保衛了祖國。
王驍飾演的照相館老板老金一家躲在自家地窖里茍且偷生,卻在最后關頭舉起相機如舉槍般沖向日軍,高喊“老子就是拍照片的!”,用生命捍衛了民族氣節。
因為送信耽誤了逃亡的郵差阿昌(劉昊然 飾),從最初只求自保的普通人,到最終冒死傳遞日軍罪證的勇士。
他的轉變恰如那個年代無數中國人的覺醒。
那個縫在制服上的編號1213,成為整部電影最觸動人心的細節之一。
正如劉昊然在采訪中所言:“在當時的情況下,大家第一時間能想到的都是活下去。但是當你看到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遭受那樣的災難的時候,骨子里的東西就是會覺醒,會找到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把膠片傳遞出去。我認為,這是中國人骨子里最深處的東西。”
這些小人物,在歷史的至暗時刻,用最樸素的方式守護著真相與尊嚴。
《南京照相館》的另一亮點是,電影少見的以“罪證”的視角,重述了這段歷史。
團隊花費三年時間研究南京大屠殺期間的影像文獻,并將其融入到影片當中。
這些照片,是一個國家、民族最不可忘卻的記憶,也是一個兇殘的侵略者注定永遠無法擺脫的鐵證。
申奧導演說:“很多經歷過這段歷史的老一輩都在不斷的仙逝,那我們這一代人或許就沒有口口相傳的講述了。我希望照片也好,電影也好,扮演一個傳播真相,傳播歷史的功能。同時增強我們的危機意識,增強大家的民族凝聚力。”
除了《南京照相館》,在今年的暑期檔還有《東極島》《山河為證》等二戰題材電影,以光影為刃,剖開歷史的真相,讓那段不能忘卻的記憶重新照進現實。
在8月8日即將上映的電影《東極島》,以二戰時期“里斯本丸”事件為原型,講述了中國漁民在炮火中營救英軍戰俘的國際義舉。
這部歷時6年籌備、拍攝周期達200余天的作品,不僅創下華語電影水下拍攝難度紀錄,更通過朱一龍、吳磊、倪妮等主演的“毀容式”表演,將宏大歷史敘事濃縮為小人物的生存史詩。
在8月15日即將上映的紀錄電影《山河為證》,則全景式的展現中國人民14年抗戰艱辛歷程。
在海量珍貴影像資料的基礎上,主創團隊運用數字修復與藝術再造相結合的方式,從塵封檔案中喚醒時代記憶,為觀眾重現中華民族全民抗戰、熱血激蕩的歷史瞬間。
畫面中的每一幀,都是鐵證如山的記憶;聲音中的每一次吶喊,都是不可磨滅的見證。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南京照相館》《東極島》《山河為證》等二戰題材電影的上映,意義深遠。
這個暑期,讓我們走進影院,通過這些電影,感受歷史的沉重,汲取前行的力量 。
同時,電影頻道隆重推出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播仍在繼續。
點擊鏈接查看:以電影之名,致敬英雄!電影頻道推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播
直至年底,電影頻道為大家精心挑選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風格的抗戰影片,涵蓋重大戰役、敵后斗爭、黨領導的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等多個維度,力求全面、立體地展現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的光輝歷程,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珍愛和平。
讓我們一同重溫這段歷史,汲取奮進力量!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