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訊 由管虎、費振翔共同執導的電影《東極島》發布“一半海上一半海下”制作特輯,全方位揭開這部“水上工業巨制”的誕生。從70天的水下實拍,到頂風迎浪的海上拍攝調度,從自己開發一套海洋系統,到8個月的預視化準備與上千個鏡頭的視效搭建,影片以“堪比三部電影的體量與技術標準”,完成了一場跨越水上、水下與海島的硬核拍攝挑戰。正如費振翔導演所說,“意義大于困難”,無論是華語影史最長時間的水戲拍攝,還是從零開始造船、建村,抑或是攻克世界級難度的海洋特效,《東極島》用自己的方式,為中國電影工業化蹚出一條新路。一以貫之的工業化大制作,也為這段故事注入了沉甸甸的真實感,讓這場海上營救不僅擁有大銀幕上風浪俱至的“水感”,更擁有觸動人心的“生命感”。 影片從平凡漁民的壯舉出發,致敬“人人皆能成為英雄”的中國人。他們用血性與善良回應苦難,用“有難必救”的信念,鑄就了一場震撼人心的熱血營救!
每天十幾小時深水拍攝連拍70天 創下華語影史最長時間水戲拍攝紀錄
“燈海”式打光模擬海面24小時變化 外籍演員懷疑走錯片場直呼“太瘋狂”
巨輪傾覆激起層層巨浪,漁船出海闖入翻涌的驚濤,深潛入水躲避砸落的重物……一幕幕令人屏息的畫面呈現出一場充滿血性與張力的海上大營救。作為華語影史水戲拍攝時間最長的電影,《東極島》有高達40%的戲份皆與水有關,且全程依靠實拍完成。毫無疑問,主創團隊直面的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水下創作挑戰。在占地達9000㎡的亞洲最大水棚內,劇組投入了長達70天的水下拍攝,輾轉5個深度與功能各異的水棚,精心搭建16處水下置景。
拍攝前的準備工作更堪稱繁復,歷經水下攝影機、威亞、動作、逆流器、光線與置景安全等測試,涉及提前走戲、調度測試等多項環節。B組導演兼第一執行導演張釋元直言:“不敢想象每天在深水區里待十幾個小時。”為了最大程度節省演員與攝影師的體力,劇組在技術手段上大膽革新。
攝影指導高偉喆透露,影片首次采用了“水下聯排雙機位超寬拍攝”,在前期的排練與布光環節還借助水下無人機完成拍攝,依靠遠程遙控精準定位,實現高效調度,在節省攝影師體力的同時,盡可能還原對水下世界的真實想象。肌肉在水流中顫動、血管在壓強下鼓張,每一個生理反應都在鏡頭下清晰可見,讓驚心動魄的海上大營救更加真實可感。
從水下深潛到水上搏浪,出水后的難度與挑戰也分毫不減。為呈現船只在驚濤駭浪中穿行的激烈場景,劇組開發了一整套海洋系統,通過海洋系統的物理解算,再傳給六軸的機械移動平臺,模擬海洋的律動感。與此同時,劇組還創新融入了一套控制噴水的系統,可以在每一個節點觸發自動噴水,搭配實現人造浪、氣動爆破的浪與人的精準交互。朱一龍在片中需要駕船掌舵,他分享道:“營造的環境和大海非常像,有涌有浪。”為進一步還原巨浪來襲的震撼感,劇組還啟用了十幾臺快艇發動機來完成虹吸戲份的拍攝,直接在水棚里造出“漩渦吞噬”的可怕吸力。
與此同時,為了拍出海面日夜變化的自然效果,燈光團隊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聯合制片人燕子感慨:“恨不得一天24小時的光都打出來,可能國內器材公司的燈基本上一大半都在劇組。”特輯中,十余臺起重機高懸巨型燈具,哪怕是能容納上百人的戰俘船側舷,在這片“燈海”籠罩下也顯得格外渺小。飾演英軍戰俘紐曼的威廉·富蘭克林·米勒回憶道:“我看到的時候想這肯定不是片場,感覺難以置信的震撼。當我走進去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像只螞蟻,這太瘋狂了。”
真海實拍挑戰生理極限 40度高溫與浪涌眩暈雙重夾擊
上千鏡特效鏡頭挑戰世界級難度 逼真再現震撼海難奇觀
走出相對可控的水棚,直面真實海洋,《東極島》劇組遭遇了更為嚴酷的極限挑戰。 拍攝期間正值酷暑,氣溫超過40攝氏度,加之船只長時間在風浪中劇烈顛簸,攝影指導高偉喆分享:“連體力最好的攝影組的小伙子都吐得一塌糊涂”。而演員則必須在如此惡劣條件下,始終保持鏡頭前的表演狀態。朱一龍、吳磊常常要在熾熱的甲板上長時間等光。烈日灼身、船身晃動,暈船感隨時襲來,但他們仍然在光線到位那一刻迅速進入情緒。高偉喆感嘆“真的是生理上的極限挑戰”。”面對海島拍攝中的重重不確定性,幕后團隊也在技術層面下足功夫。劇組專門準備了一艘巨型平板船,多輛廂車、吊車均可安置其上。
此舉不僅可以牢牢穩住漁船,防止其在風浪中翻覆,更為攝制組提供了可移動的“海上攝影平臺”。無論是伸縮炮、軌道還是各類燈光設備均能靈活架設,以滿足海上環境高難的拍攝需求。此外,為了既呈現夜晚的電影氛圍,又保留大海的清晰質感,拍攝團隊采用“日拍夜”的方式,并引入更先進的紅外攝影機,精準調控海水亮度,達到影像上的浪漫感。
要呈現這場規模宏大、難度空前的海上營救,視覺特效也是極其關鍵的一環。影片累計有超過1000個視效鏡頭,諸如出海營救前的驚濤駭浪、巨輪傾覆的驚險瞬間、百人掙扎的海難求生等場景核心場面,絕大部分都依靠精密的視覺特效實現。視效指導Tim Crosbie介紹:“在相當多的鏡頭中,幾乎整個畫面都是視覺特效。然而,我們不希望觀眾察覺到這一點,而是要讓他們專注于故事。因此,我們的主要目標是讓特效看起來真實、完美。”為確保如此龐大的特效工程高效精準,團隊從籌備期到拍攝期持續進行了長達8個月的預視化制作。
在正式開拍前提前搭建出影片整體視覺預覽,并通過模擬不同路線的拍攝效果,幫助導演與創作團隊提前“預見”最終畫面的效果。這不僅極大提高了拍攝效率,也為化妝、置景、燈光等多個部門提供了清晰準確的參考。曾參與制作《指環王》系列、《哈利·波特與火焰杯》等國際大片的Tim Crosbie也坦言:“最后的營救是我所做過的后期制作中最難的一次。”每一次巨浪撲面而來,每一秒奮不顧身的血性出海,都將觀眾沉浸帶入那場不問生死的熱血營救中。
電影《東極島》將于8月8日全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