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訊 從北京的琉璃光影到戛納的蔚藍海岸,在第7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如期綻放之際,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成功舉辦北京國際電影節戛納推介會,向世界展示這一中國電影文化盛事的豐碩成果與開放姿態,也為全球電影人提供深入了解北影節的平臺。
活動現場
北京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主席、秘書長余俊生出席并致辭,他表示,“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向世界奉獻了一場體現北京水準、展現中國自信、引領國際潮流的電影文化盛會”。主競賽單元“天壇獎”吸引了來自103個國家和地區的1794部影片報名,同比增長18.9%。其中,國外影片占比近90%。“國際會客廳”匯聚超300家影人影企,3天洽談會議超250場,邀中外影人共同書寫電影產業美好未來。創新推出的“北京電影生活節”以“看電影、愛生活”為主題,帶動文商旅體融合消費新場景,全市累計客流突破6531萬人次,票根經濟拉動綜合消費超240億元。
余俊生上臺致辭
余俊生與駐馬賽總領館代總領事史宇立合影
余俊生與意大利RAI公司 Carlo antonio 合影
余俊生與戛納電影市場主席 Gilliaume Esmiol 交談
在“永不落幕的北影節”愿景下,北京國際電影節不斷拓展光影邊界,重點推出“天壇映像”全球巡展,精選“天壇獎”入圍及獲獎影片走進國際視野,與全球觀眾對話中國電影。本次全球巡展影片之一,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影片、最佳編劇獎獲獎影片《走走停停》的導演龍飛,以及憑借該片榮獲“天壇獎”最佳女配角獎的演員岳紅也在推介會現場亮相。
演員岳紅出席活動
導演龍飛表示,在“天壇映像”全球巡展活動中,《走走停停》收獲了大量海外觀眾的喜愛,這些共鳴再次證明“電影是一種超越地緣與種族的全球語言”。而“天壇映像”如同一座跨越文化的光影之橋,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提供了寶貴的契機。
《走走停停》導演龍飛與演員岳紅上臺發言
演員岳紅則進一步詮釋了電影作為文明互鑒載體的深層價值:“文化藝術的交流是全人類心靈相通、情感共鳴的橋梁,優秀的電影作品是文明互鑒、攜手共進的紐帶。”作為電影主創,她將繼續“通過電影語言,講述好中國故事,傳遞好中國聲音,讓世界觀眾通過銀幕,感受中國電影的獨特魅力,領略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
《納維》導演凱文·施穆茨勒(左一)、制片莉迪亞·雷恩施(左二)
《渦流》國際銷售納斯琳·梅達爾·德·沙爾東
第十五屆北影節“天壇獎”評委會特別榮譽影片《納維》的導演凱文·施穆茨勒(Kevin Schmutzler)、制片莉迪亞·雷恩施(Lydia Wrensch),入圍影片《渦流》的國際銷售納斯琳·梅達爾·德·沙爾東(Nasrine Médard de Chardon)等多位海外片方也出席了當晚的推介會,再次體現了北影節作為國際交流平臺的持續吸引力與文化鏈接力。
出訪團隊合影
北京國際電影節以其蓬勃的創新生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電影產業的活力與潛力。我們誠邀全球目光共鑒東方美學,聆聽華夏文明與銀幕藝術的和鳴交響,期待與您再續光影之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