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入圍第九屆北影節主競賽單元 |
1905電影網訊 由中國、哈薩克斯坦聯合出品的影片《音樂家》入圍了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天壇獎”。影片講述了中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流離失所,在得到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救助后,以音樂創作激勵中哈人民抗擊法西斯的故事。
本片導演西爾扎提·牙合甫憑借代表作《吐魯番情歌》被稱為西部暖流派代表人,導演十分善于在影片中展現人物之間的細膩情感,這在《音樂家》中也可見一斑。
袁泉抱孩子獨自回屋 |
《音樂家》的演員陣容亦是十分值得關注,該片由胡軍、袁泉、阿魯贊·加佐別可娃和貝里克·艾特占諾夫等中哈兩國知名優秀演員共同出演。胡軍和袁泉作為實力派演員,在電影、電視、話劇行業均有涉獵,演技精湛,作品豐富。其中,出生在音樂世家的胡軍,從小跟著父親學習音樂知識,因此對冼星海的音樂作品十分熟悉。阿魯贊·加佐別可娃與貝里克·艾特占諾夫均是哈薩克斯坦的知名演員,后者更是家喻戶曉,至今已參與過15部作品的演出。
胡軍飾演冼星海 |
冼星海作為中國家喻戶曉的音樂家,其音樂作品為人所熟知。影片講述了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生活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在中哈兩國演員的共同演繹下格外動人。1941年,冼星海本在莫斯科參加《延安與八路軍》的后期制作工作,遇上德軍撕毀協議進攻蘇聯。他幾經輾轉,來到阿拉木圖,幸得巴赫德讓·拜卡達莫夫一家的幫助,從而得以繼續音樂創作。
戰亂時期有家不能回的洗星海 |
作為一部與音樂家有關的傳記片,電影對音樂的使用也格外精彩。影片重現了冼星海修改《黃河大合唱》,創作交響詩《阿曼蓋爾德》的全過程?!饵S河大合唱》的出現更是將全片推向了高潮,展露了冼星海內心對祖國與家庭的思戀,對革命與正義的堅持?!栋⒙w爾德》則是冼星海根據哈薩克斯坦民族英雄阿曼蓋爾德的事跡而創作的。與此同時,《只怕不抵抗》這首革命歌曲在跨越空間的童聲演唱之下,也給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動。冼星海豐富的作品傳達出一個信息,他是中哈兩國所共有的革命音樂家,他的作品為中哈兩國抗擊法西斯均提供了精神力量。
《音樂家》開啟了中哈兩國合拍電影的歷史,也是中哈兩國“一帶一路”框架下人文領域合作的重點項目。這部電影見證了中哈人民的深厚情誼,更為兩國電影合作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分享到: